形态描述
雌成虫:虫体多呈椭圆形,也有宽卵形者。生活着的虫体通常体色多为粉红色或绿色。体外被白色粉状蜡质分泌物所覆盖,体缘有18对白色蜡质细棒呈辐射状伸出,其中腹部末端最后1对蜡棒最长。虫体长约4mm,宽约2.8mm。触角8节,其各节均较细长,各节之长度有各种变化,但一般情况下其第2和第3节以及顶端节较长。喙发达,常位于两前足基节之间。后足基节和胫节粗大常具有透明孔。背裂很发达,其裂唇常硬化。腹裂1个,大而明显呈长方形。肛环椭圆形具2列孔,外缘孔常为不规则的圆形,内缘孔常为卵圆形。肛环刺6根。臀瓣发达,较为突出于虫体末端之外,臀瓣腹面具一长条形硬化纹,其顶端生有一根臀瓣刺和3—5根长短不一的刺毛。多孔腺在腹部各节之腹板上形成横列或横带分布。管状腺有时可分为2种大小,其中大管状腺数量很少,有的个体缺如。如有大管状腺则常分布在背面腹部边缘1—4腹节的每个刺孔群附近,或只在某一
图43 臂纹粉蚧 Planococcus titri (Tisso)
个刺孔群附近具一个大管状腺。小管状腺分布在虫体腹面,特别是腹部之各腹板上分布数量较多,并且在前足基节和体缘之间常有分布。在近前胸气门附近也有成群的管状腺分布,在腹部1—3节腹板边缘不规则的形成管状腺小群,并在腹部第4—6节腹板上、在多孔腺上方形成横列,在腹部第4—6节腹板边缘也有成群的小管状腺分布。刺孔群18对,皆由2根刺和若干三孔腺组成,刺孔群之刺较细,除第16对刺孔群(C16)、第17对刺孔群(C17)、和第18对刺孔群(C18)的刺较粗大外,其他刺孔群之刺常具毛状顶端,有时刺孔群着生在不大的小丘状突起上。虫体背面的体毛较长而粗。体腹面的体毛则纤细。
图43 臂纹粉蚧 Planococcus titri (Tisso)
个刺孔群附近具一个大管状腺。小管状腺分布在虫体腹面,特别是腹部之各腹板上分布数量较多,并且在前足基节和体缘之间常有分布。在近前胸气门附近也有成群的管状腺分布,在腹部1—3节腹板边缘不规则的形成管状腺小群,并在腹部第4—6节腹板上、在多孔腺上方形成横列,在腹部第4—6节腹板边缘也有成群的小管状腺分布。刺孔群18对,皆由2根刺和若干三孔腺组成,刺孔群之刺较细,除第16对刺孔群(C16)、第17对刺孔群(C17)、和第18对刺孔群(C18)的刺较粗大外,其他刺孔群之刺常具毛状顶端,有时刺孔群着生在不大的小丘状突起上。虫体背面的体毛较长而粗。体腹面的体毛则纤细。
生境信息
寄主:柚 Citrus grandis (L.)、柑橘 Citrus reticulata、橙 Citrus sinensis (L.)、茶 Camellia sinensis、菠萝 Ananas comosus (L.)、柿 Diospyros kaki、桑 Morus .、松科Pinaceae、咖啡Coffea arabica L、葡萄 Vitis vinifera L、茄科 Solanaceae、梧桐Firmianana simplex(L.)、巴豆 Croton tiglium L.等植物。
国外分布
国内分布